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 | 张先德: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米”
☝设置星标★ 抢“鲜”浏览精彩内容
导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要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新的时代赋予金融创新以新的历史使命。10月17日,本刊主办的“2023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以“金融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金融机构高管与金融科技精英汇聚一堂,围绕中国金融业以金融创新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分享智慧与洞见。以下内容是桂林银行行长张先德在论坛上发表的重要观点。
桂林银行行长
张先德
桂林银行地处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是广西资产规模最大的单一法人银行,在全国125家城商行中,资产规模、营业收入、核心资本等主要指标均跻身前30强。
桂林银行自2019年10月末开启由传统城商行向服务乡村振兴的“三农银行”的战略转型。我们以“金融成就美好生活”为使命,以“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为愿景,在全国银行业做到服务乡村振兴的“四个率先”,即率先提出做“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战略的重中之重;率先提出构建城乡融合、独特于同业的服务乡村振兴“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率先提出打造集金融、政务、便民等服务于一体的“三农”综合服务平台;率先在全行自上而下全面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其中,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建成了城乡融合、独特于全国银行业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
我们最大的价值就是我们服务乡村振兴的网络架构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圈,成为一家“最不像银行”的银行,通过不断整合资源,服务农村人口超2000万人,占广西农村人口总数的70%以上。
目前,我们在广西共设立县域支行(村行)78家,覆盖广西87%的县域;在乡镇设立县乡小微支行362家,覆盖广西超60%的乡镇;在行政村把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直接建在农民家中。
目前,桂林银行已建立了约7000个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覆盖了广西超55%的行政村。我们通过与当地有声望村民合作的方式,将服务点建在村民家中,节省了房租、水电、固定人工等费用,实现了轻资产运营,并充分发挥服务点站长熟悉村情的优势,降低银行与农村之间的信息沟通成本,使信贷资金高效下沉到村,有效解决了资金在城市过剩、在农村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引导资金要素稳定、长期投入新型县域经济发展,使农村大量资源性要素转化成可价值化、可交易的资产。
我们依托这些服务站点,不断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了一个服务乡村振兴的“生态圈”,搭建“金融+政务+便民”共享平台,助推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延伸覆盖。帮助村民实现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基础金融服务和社保代缴、养老保险资格认证、预约挂号、远程视频问诊、创业就业咨询等超20项公共便民服务,提高了金融服务在农村的可得性、便利性、可及性,真正打通金融服务“三农”的“最后一米”。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有几点经验体会。
一是创新服务渠道,建好服务乡村振兴的队伍。通过推动渠道、人员和服务下沉乡村,打破“唯报表、唯押品、唯现金流”的银行传统授信理念,把在城市中明显过剩的资金引到农村去,大大提高了农民融资的可得性、便利性。其中,服务乡村振兴金融队伍的培养、建设是重中之重。桂林银行共有5200多名员工下沉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这个比例超过了桂林银行员工人数的一半。
二是创新支持方式,解决涉农主体融资难题。通过推广供应链金融、“整村产业授信”等方式,降低对抵质押物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涉农主体贷款的可得性、可及性和便利性。2019年10月以来,桂林银行累计向乡村振兴领域投放贷款超2500亿元。
三是创新合作模式,助力产业振兴,畅通产业循环。桂林银行立足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实行“一县一策”“一企一策”,目前已在广西80%的县域打造了550个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推动金融服务嵌入产业链、供应链,建立龙头企业与上下游经销商、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银行+客户+农户+基地”农产品上行模式,助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我们通过大力推广产业链金融,与广西近三分之一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辐射带动小农户嵌入产业链、融入大市场。
在服务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桂林银行致力于构建一个提供战略链接、加载服务功能的共享平台,打造要素集成、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金融+”生态圈。诚邀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凝心聚力把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携手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共同谱写壮美广西新篇章!
作者系桂林银行行长
文章刊发于《银行家》杂志2023年第11期「银行家论坛」栏目
END
分享、在看与点赞,全都想要拥有!